随着疫情的好转,确诊病例的下降,不少人开始逐渐复工,城市车辆人流逐渐多起来。
生活、工作逐渐走向正轨,有些人对新冠病毒的预防慢慢不那么重视了。
日本TBS 电视台做了一个测试,如果你把「病毒」带回家,它是如何传播开来的。
通过这个测试,告诉你放松警惕,不注意对新冠病毒的防护,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。
如果把病毒带回家
日本 TBS 电视台的一档科普节目做了一项测试,如果你携带病毒回家,通过接触可以传播给多少人。
节目中讲的是流感病毒,它和新型冠状病毒一样,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。
参与实验的是小阪一家7 口人,分别是小阪夫妇、两个女儿、两个儿子和孩子们的奶奶。
小阪先生的手上被喷了特殊荧光涂料,用来模拟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场景。
这种涂料肉眼看不到,一旦进入全黑环境,有涂料的部分就会发白光。
其他家人的身上,并没有荧光涂料。两小时的居家生活中,小阪先生只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进行了亲密互动,并没有和其他家人直接接触。
随后,节目组开始检验结果发现,直接接触了小阪先生的双胞胎,手、脸上都沾染上了荧光涂料。
这说明,如果小阪先生真的携带病毒的话,他的两个儿子已经被病毒感染了。
让人出乎意料的是,其他没有跟小阪先生直接接触的妈妈、姐姐和妹妹也被“感染”了,三个人的脸上都沾上了荧光涂料。
没有和小阪先生直接接触的她们是如何沾上荧光涂料的?节目组还原了被“感染”过程:
首先是姐姐,原来,小阪先生出门时,手碰到了门把手,而姐姐也碰了门把手,这样病毒就传到了她的手上。
但为什么姐姐脸上会有这么多荧光涂料呢?
原来姐姐因为头发很长,总是用手去整理头发,手上沾染的荧光涂料沾到了头发上,头发又碰到了脸,所以脸上才会有那么多的荧光涂料。
就这样,姐姐也被传染到了“病毒”。
接下来,节目组还原了妹妹被“感染”的过程。
原来妹妹和已经沾上荧光涂料的弟弟玩球,荧光涂料通过球从弟弟手上传到了妹妹手上。
随后,妹妹的手又碰到脸,脸上也沾上了荧光涂料。
此时,妹妹也被“病毒”感染。
而妈妈则是因为抱了弟弟,他的手直接摸在妈妈脸上,也就沾上了荧光涂料。
至此,妈妈也被感染了“病毒”。
节目组最后发现,家里只有奶奶没有被“感染”。
在这两个小时里,奶奶也接触过小阪先生接触过的东西,为什么手上没有沾上荧光涂料?
原来,奶奶一直在水池旁洗东西。
虽然病毒也有机会沾染到她手上,但是通过流水不断地冲洗,降低了病毒传播的几率。
虽然是无意识的洗手,但还是保护了奶奶。
外出归家后,必做的几件事其实,只要做好预防,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也并不是什么难事!1脱鞋
如果您有回家换鞋的好习惯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
建议将外穿的鞋子放置于通风的门外或玄关,更换干净的居家拖鞋。
一般来说,鞋子放置一定时间后,即使有踩踏到污染物,也就没有了病毒的感染活性,所以通过鞋底传播病毒的概率是比较低的。
2脱外套
众所周知,我们出门戴的一次性口罩回来都要扔掉,那咱们穿的衣服可怎么办?总不能一穿一扔或一穿一洗吧?
当然,口罩及时丢弃是必须操作,外衣乱扔那可就是浪费了,而冬季的外衣洗起来又很麻烦。
为此,国医大师健康根据大家可能接触的场所,给您如下的建议:
若去空旷人少的地方:外衣晾在通风处即可;
若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:轻脱衣物,不要抖动,可用75%的酒精或者酒喷洒或擦拭消毒,消毒后的外套后翻转对折后让内侧朝外,放在玄关处;
若去了医院等高危环境:建议清洗所有衣物,并用冷水配制适宜浓度的含氯消毒液(具体配置法需参考产品使用说明),浸泡5分钟,然后清洗。
注意:
酒精喷雾易燃易爆炸!注意远离厨房和火苗!
含氯消毒剂不能和洁厕灵、醋及洗衣液同时使用。
挂烫机消毒不推荐,温度和时长都不太达标。
3摘口罩
如今,大家选戴的口罩多为一次性防护口罩。
如果您是短暂外出,那么口罩可以妥善保存后继续使用,不要随意放置。
但如果您需要长时间在外办公,国医大师健康还是劝您把用过一次性口罩,按要求摘除并扔进垃圾桶。
毕竟一次性口罩戴了几个小时后,不但防护性能降低,还有很大的被污染风险。
4洗手
处理完口罩和衣物,记得用流水加肥皂搓手 20 秒钟。
很多人会问,外出回家后需不需要洗头?其实这点倒是不用太担心。
根据SARS 病毒的存活规律,我们推测含病毒的飞沫在头发上超过 1 小时就没有传染性了。
但是,如果不想洗头又十分介意,出于保险起见,可以在出门时带个帽子,回家后,将帽子按照外套的处理方法消毒处理即可。
5开窗通风
开窗通风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,有效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,而且室外空气经过稀释,是不会把病毒带进室内的。
一般来说,通风时间不用过长,保持 5~10 分钟即可。
6消毒“手把件”
用酒精棉片擦拭清洁手机、钥匙、耳机、钱包、卡包、卡片、保温杯等随身物品,以及您带出门的鼠标、键盘、笔记本等办公用品。
另外,要提醒大家的是,对于有孩子的家庭,务工者一定要在做完上述清洁措施后,再与小儿接触,谨防病毒通过接触传播,危害家人健康。
文章来源:综合自生命时报、有品生活、卓正诊所Distinct Clinic、丁香医生等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