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进移风易俗、建设文明乡风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,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,也是当前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。近年来,桐林镇以“三举措”为抓手,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。
该乡一是多种形式宣传营造浓厚氛围。利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、“村村响”、文化墙、道德讲堂等载体,抓住重大节庆纪念日等时机,开展群众性文艺巡演,组织宣讲团与农民面对面交流,着力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。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,着力营造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,注重发现和挖掘身边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,充分发挥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最美家庭等群众身边的榜样力量,用身边人讲身边事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让孝敬、节俭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。积极开展“身边好人”、“最美儿媳”评选活动,宣传农民身边典型,让农民学有榜样。近年,该乡“村村响”、文化墙、道德讲堂等载体宣传30余次,组织宣讲团与农民面对面交流800余人次,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100余条,led显示屏不间断播放30余次,张贴好人榜14张,豆田村还打造了一条文明乡风宣传文化墙。
二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打造美丽乡村。该乡以清正党风带民风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规定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婚丧事宜需上报,严禁大操大办;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带头宣传婚丧简办、爱护环境等,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引领广大群众弘扬新风正气。同时开展农村卫生整治,定期组织开展“最美乡村”、“最美庭院”创建活动;要从娃娃抓起,培养未成年人文明理念,借助“小手拉大手”,促进家庭文明建设。从培育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抓起,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。近年来,乡村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,农村有了垃圾分类,垃圾不随处乱放了,婚丧简办50余起,节约资金将近20万元,开展农村清洁整治活动10余起。
三是完善制约机制督促村民自治。各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,创办红白理事会,将村上有威望、公道正派、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选进村级红白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,加强日常管理,规范简化红白事办事程序,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制定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,对婚丧嫁娶、人情交往等活动在办理规模、操办流程、人情份子等方面进一步明确,并督促广大群众自觉遵守践行,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约束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提高。村红白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成员在红白事中主动上门开展工作,主动监督,加强监督和群众教育引导,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、树立威信、深化村民自治,推动农村社会风气全面好转。截止目前,13个村创办了红白理事会,完善了村规民约,征求群众意见60余条,村红白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成员在红白事中主动上门开展工作30余次。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