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尖上栗2017-05-26
《文化上栗》之名人概况篇
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这片疆土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优秀人物,也有着大量彪炳千秋的风流人物,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。走近他们,就是走近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;走进他们,就是汇入襄垣古今的波澜壮阔。
本栏目由上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推送
彭高镇 萧嘉魁
名人简介
萧嘉魁,1910年8月1日(农历庚戍年六月二十四日)出生于萍乡市上栗县(现)彭高镇彭高村尚鹤岭,生前系天津财经学院教授。
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“清寒公费生”,为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弟子。1939年清华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。1949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,获硕士学位。1950年归国,从事统计学,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代表性论著有《工业企业和铁路流动资金周转分析》《投入产出法》等。享受“早期回国留学生津贴”,和“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”的特殊津贴。
人物生平
萧嘉魁先生幼时随父亲在本村“寻乐书舍”接受启蒙教育,有超常的求学欲和过人的记忆力。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“清寒公费生”,为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弟子。1935-1939年随清华大学自北平、长沙辗转至昆明西南联大经济系学习,毕业后留清华大学任教,并兼任云南大学经济系讲师。1947-1949年,由清华大学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,在政治科学研究院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。
(萧嘉魁与妻子吴纯周)
1950年,他毅然放弃在美深造攻读博士的机会,回国投身新中国的教育事业。1950-1952年,任清华大学经济系副教授,并兼任北京大学经济系副教授、辅仁大学经济系教授;1953-1958年,调任北京铁道学院,任教授、经济系副主任;1958年支援内地教育,调任内蒙古财经学院,任统计系主任;1963年调任天津财经学院,任统计系教授、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组主任。
人物成就
萧嘉魁教授一声倾心钻研学术、认真执教。在50多年高校执教生涯中,辛勤耕耘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材,其中有很多已成为著名的教授和学者。萧嘉魁教授学术功底深厚、成果丰硕,其科学研究工作始终站在学术探索和国家建设的前沿。先后发表和出版的几十篇论文和多部著作。其代表性著作包括硕士论文“凯恩斯经济学诠释”(1949,英文)、译著《投入产出表和分析》(1973)、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》(1982),开启国内对投入产出分析法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先河,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,并为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请输入验证码